首页 > 作文 > 作文题材 > 读后感

野火集的读后感

admin 读后感 2021-01-30 08:18:00

 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,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?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。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野火集的读后感(精选12篇)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  野火集的读后感1

  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,正处于热切希望突破现状,冲撞权威的年代,1985年以来,龙应台在台湾《中国x报》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,为这般思潮掀起轩然大波,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。以专栏文章结集的《野火集》,印行100版,并创下一月之内再版二十四次的记录,风靡台湾,是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。

  龙应台常常针对一种社会现象,一类具体事物,甚至于一个人、一句话、一件事,给予无情的透视和直接的批评,马上让人心有戚戚焉,激起大家的同感。这些事,就发生在周围,看得见,摸得着,那么具体、实在、确切;而内中的缘由、涵义、影响、作用,常人似乎无所感,一经点破;立时豁然开朗。

  此次重新编整后推出的《野火集》,除了保留作者当年的“野火”文字,附加了作者对此文的感言,或对当时时代背景的补充说明,或观照了对文章产生的现实意义,让人读后感慨万分。并邀请二十位华语文学名人如柏杨、余秋雨等,为文或追忆或评析走过“野火时代”的台湾。

  1984年左右,龙应台开始给《中国报》写专栏,后结集出版为《野火集》,这犀利的批判真如野草之势,也吹了二十年,直到今天,还有海归不断地在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落后(如刘瑜),但也正是经过了二十年之久,很多人站出来说,并不是这样的。我们也看到很多体现文明的事啊,为什么非要放大这些不文明的事呢?为什么不提出解决的方案呢?二十年前,龙应台让每个市民去争取自己的权利,一定要“生气”,有“生气”才能有改变,从制度外部来改变。也许如今台湾的状况已经得到解决,但如今的大陆问题仍然存在。

  野火集的读后感2

 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,从专制到民主,从禁闭到开放,都凝聚着一些人的斗争和汗水,甚至是牺牲。对于那些奉献了自己,改变了社会的斗士来说,我们应需奉上真诚的赞美。

  过去的台湾,是一个专制的地区;现在的台湾,是一个自由民主、受人尊敬、人民素质普遍比较高的地方。这个巨大的改变,离不开一位拒绝沉默的教授――龙应台。

  在龙教授尖锐的笔下,《野火集》诞生了。

  这本书正如他的书名一样,野火般地销售起来:学校大批大批地订购;一位医生买了300本,四处寄发;走进书店的人们都买两本,一本送人,一本给自己,就怕看的人不够多……

  这本书,就如拒绝对社会不良现象采取容忍做法的火种,将争取自己权利的火种撒到每个人的心田。当时,有人把龙应台当作“纵火犯”来看待,而大部分人,却看到了自己全部的心里话。

  毫无疑问,正是在当时政府的压迫下,才有那些指责政府不公平的言词。而政府随之的改革,也意味着那些为争取自由的斗士做出的努力没有白费。

  改变社会的,是那些拒绝沉默的人,拒绝容忍的人,是他们,奉献了自己,为下一代争取来了更好的生活环境。

  我为那些勇于奉献,勇于面对贪官污吏的自由斗士无比敬佩,而对于那些沉默的大多数,更多的是同情。

  别人的嚣张很多时候来自你的软弱和纵容。那些民主斗士为了更美好的社会奉献斗争,甚至牺牲,我们什么也没做却享受着他们的成果,作为沉默的大多数,是不是应该感到羞耻?

  社会的改变不是等来的,也不是个人创造的,只有大家一起努力,才能推动社会前进。

  野火集的读后感3

  这本《野火集》,是我看过的书中最令人震撼、反思的。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,不敢相信以前的台湾最可怕,心情也随着作者的描绘场景变化。

  当我看到台湾人民因害怕流氓而不顾自己的家园,任他们随意践踏。当我看到他们只能忍受别人欺负,却一句话也不说,我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。为什么他们从不违抗,保卫自己的家园,为什么他们能忍受半夜时听着外面那吵闹的声音?

  这叫我怎么不生气!

  看到钓鱼的人从来不会责骂乱扔垃圾的人们,我的心不禁激动起来。他们钓什么鱼,河水那么脏,鱼都是脏的!爱河的人,请你们昧着良心问问自己。为什么一声不吭?你们难道要在旁边无声无息地观看?你们为什么不训斥扔垃圾的人,叫他们不准再将垃圾扔进河中!想想,那清澈的河水渐渐被污染,根本不能相信它以前是那么纯洁。爱河的人,你们的心难道不疼,为什么无动于衷!

  这叫我怎么平静下来!

  往下看,我知道了商人们燃烧电缆。他们是那么的过分!他们难道没有孩子,难道只有亲手捧着一个变异的无头婴儿,他们才会心痛一下。台湾的母亲是那么期待肚子里的宝宝出生,他们肯定可爱极了,像一个纯洁的天使一般。谁能想到生出来的与想象中的完全相反,他们商人还有没有良心?

  看到这些,我不敢相信台湾发生了那么多的恶劣事件。这些虽是从前,却给我们深深的警告。

  我根本镇定不下来!

  不要以为你只是社会中的一人,只有团结起来,社会的恶劣情况才会改变!

  野火集的读后感4

  龙应台成名时,我还是个小孩子;我是读了龙应台的近作《亲爱的安德烈》,才想到查一下她的其他作品,就这样,找到了《野火集》。

  这本书的年龄不小了,是1988年出版的,定价是3.20元。书的内封页上,贴着图书馆的还书期限表,大红的印盖上读者的还书日期;密密麻麻的日期彰显着它曾经的炙手可热。

  《中国人,你为什么不生气》,篇名似曾相似。这篇文字里写道:“他看见一辆车子把小孩撞伤了,一脸的血,过路的人很多,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帮助受伤的小孩,或谴责肇事的人。”读这篇文字的时候,收音机里正在讨论小月月事件,情形何其相似,所不同的是,全中国的人似乎都在生气,生气归生气,如果你在现场,你会行动吗?又或,你敢行动吗?

  《生了梅毒的母亲》,篇名很刺目,梅毒就是污染殆尽的环境。现如今又如何呢?我的家乡,土壤都被铅污染了,整个村庄的小孩子,血铅全部超标。在北京,何处能闻到一口清新的空气?我的住房已经到五环以外,夜夜空气中都弥漫着奇怪的味道,不知道哪家工厂在悄悄地非法排放,也许不止一家。

  《幼稚园大学》,碰巧最近听到大学毕业生在职场中装萌的报道,这怎么怪得了他们。我们教育旨在培育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了吗?从小到大,有谁问过他们喜欢什么,愿意干什么了吗?有功课教他们人际关系,爱与责任,审美与情趣吗?

  《自白》,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是:“我很遗憾我是个女的。我很遗憾别人发觉了龙应台是个女性。”读到这句话时,我忍不住笑了。原来,豪迈如龙应台者,也有这样的感叹。女性的社会角色,现如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是,不可否认,关注公众事务、抨击社会弊端、长于理性思辩的女性仍不多见。我的朋友,以硕士博士居多,我不止一次听她们讲:“除了孩子,别的我无暇关心。”也难怪,偶尔跳出个龙应台,头脑固化者会不知所措了。

  《精神崩溃的老鼠》,这是书中我最喜欢的文章之一。麦尔教授怎么会想到对老鼠做那么残忍的实验,老鼠的智商当然不足以应对那么复杂的情境。可是,人类社会也很残忍,很多人还不知道如何应对复杂的社会试验场,就被搞崩溃了。崩溃者的错在于悟性太低,而那些诚心或无心把人弄崩溃的实验者呢?就不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吗?

  除了龙应台的文字,《野火集》还收录了各色人等的读后感,林林种种,观点五花八门,赞同的,反对的。允许不同观点同处一书,恰可体现龙应台的包容和大气。从此处也可看出《亲爱的安德烈》的编排来源了。

  野火集的读后感5

  最近一段时间对龙应台的文字感到着迷,读她的作品总能拓宽思想的维度,得到醍醐灌顶般的启发。最初接触龙应台,是从她的亲情三部曲开始的,读每一本都有不同的感触,而后欲罢不能,渴望拜读她更多的作品。

  直到这本《野火集》,让我认识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龙应台。说得出"我被儿子修理得好惨"这般母爱真情流露的话语,写得这般温情凄美的句子,拥有如此柔软内核的女人,可以怎样的怒目金刚般抨击社会百态,抗住年代的白色恐怖?这个学习英美文化的女性,在她深深热爱的台湾土地上,挥洒自己的笔墨,道出了多少人敢想不敢言的心声。龙应台所拥有的魄力和勇气,是她震慑文坛的锐利武器;精辟独到的言语,一针见血。

  看到很多关于《野火集》的书评,都觉得龙应台所写台湾的满目疮痍,问题都是出于当时的政府。但我认为这把火照亮的是当时台湾人的人性之丑,八十年代的台湾如此的不堪问题都是人的问题。"几流的人民就有几流的政府,几流的社会,几流的环境。"《以"沉默"为耻》中的这一句一针见血。所谓的政府、社会、环境正是由人所创造的。以怎么样的思想理念和行动去实践,结果就打造出相应的政府、社会和环境。从《中国人,你为什么不生气?》开始,摊贩占据市民的楼院、河畔两岸堆满垃圾、计程车毫无规则穿来插去、化学物品的大肆滥用;到《美国不是我们的家》中警察局、卫生署、环保局对城市管理无动于衷、人们"以复杂悲观自许,以深沉冷漠为傲"或有甚者一心逃离如此台湾;再到《不要遮住我的阳光》里眼之所及的标语之地、孔子铜像等等令人慨叹,愤怒的情景背后,都是人为的结果。如果开始有不满的提出;开始有建设性意见的发表;开始有对政府部门人员的警醒;开始有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反思……有人愿意开始的这些,情况就必然有了转机。且不说影响的速度和范围,但这些人的思想、行动的转变,我认为是唯一可以改善不满并且治本的实际途径。

  八十年代台湾的境况犹如当前的中国大陆,各种社会矛盾突出,政府国家的责任固然无法推卸,但人的思想的麻木与滞后才是最根本的问题。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,我们总是希望政府出台更多的法律规条去保障自身的权益,限制意识不良的人的不当行为,以此便认为是解决问题的对策。但事实上如果人的思想没有真正转变,缺乏自觉性和判断力,这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。搀扶受伤老人却屡被讹诈诸如此类的事件并不少见,因此有人建议设立保障好人好事的相关法律。这类的法律在欧美国家早已存在,我们即便效仿也无可厚非,但问题是这样的法律法规只会更多的消磨好人做好事的赤子之心,增加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冷漠。环境的恶化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,这样的情形在人类史上的工业革命中,现今的发达国家也同样经历过痛苦的转变。但从他们的经历可见环境是会在经济的转变后会有所变化,但不同国家的人却未必得到同样的转变。

  我们一同生长的这个地方叫中国。对于这个曾经拥有过无数璀璨历史与文化光环,也遭受过无尽灾难和伤痛,现在承载着十三亿人的期盼和与之相对应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家,无论你喜欢或是讨厌,留下或离开,用一句老话说来,身上同流中国人的血,这同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。我们可以选择建立一个怎么样的家,怎么样去建立我们理想中的家。假设外国的一切都如此尽善尽美,那么我认为我们首先思考的是与之相对比,我们还有什么不足之处?那里的人们为什么能够建立起一个如此出色的国度?有什么值得我们从中借鉴或者学习等问题,而不是以"沉默是金"自居,或者一味羡慕吹捧别人而自惭形秽,甚至一走了之。但是终究"美国不是我们的家"。

  我深信一切能够给予人们幸福感的国度与其制度,都是依靠集聚当地社会每个个体的力量与智慧,在慢慢摸索的过程中,在时间的见证下,共同创造出来的伟大成果。

  野火集的读后感6

  也许有人要问,我们为什么要读《野火集》,龙应台又关我们什么事?世上那么多伟大的作品,那么多著名的作家,我们都还没有去品读;五大洲四大洋那些更加凄惨灰暗的生命,我们都来不及去关心,为什么要关心几十年前与我们眼下生活无关的陈年杂事?

  但是,我想说,我们可以不在乎龙应台,但是我们不得不在乎自己。

  当年的龙应台,面对占据骑楼的摊贩、被污染的河道、乱丢汽水瓶的少年郎、排放入海的工厂废料等,她敢于责问"中国人,你为什么不生气".这个弱小女子,对教育问题、环保问题、民主问题、交通问题,对口号、题字、铜像、、形式主义这些官场陋习,大声批评,毫无惧意。当年的龙应台四处点火,她的《野火集》犹如一把野火烧尽社会上的陋习顽疾。

  然而,今天,龙应台所鞭挞的一切在我们身边却依然存在。

  看看我们当下的食品,苏丹红鸭蛋、地沟油、瘦肉精等问题层出不穷。我们给食品监督部门打电话了吗?我们拒绝购买该公司的食品了吗?看看我们当下的官场,不雅视频、小三反腐、表哥表叔等事件此起彼伏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

  我们可以不在乎龙应台。世界上多一个作家,多几本书,并不意味着什么。但是我们不能不在乎的是:我们生活的家乡,是不是能有清澈的河流、安全的面包、青葱的绿树;我们吃的大米、蔬菜,能不能没有农药、打蜡、防腐;我们的孩子走在大街上,会不会有横冲直撞的汽车,会不会有用花言巧语迷惑孩子的人贩;那些代表了人民的代表,能否代表人民发出心声……也许,我们以为龙应台很遥远,其实龙应台就在我们身边。

  我原来生活的县城,有一个叫阿贵的学校职员,常常为学校班额过大、学生课业过重、学生家庭贫困而奔走呼吁。听说,他曾变卖家产为村居小镇上他人之事去上访,自己则常年一身朴素。也听说,他常去政府部门察看,反映白天开灯、夏天空调低于26度等浪费行为。曾亲身经历一件事,有一年我随队去这所学校检查,时近傍晚,起身离开的时候,他在校长室门口拦住我们问:"你们晚上到哪里吃喝?"我们跟他解释,家都住得近,不留下来吃饭。他后来还到校门口目送我们各自离去。

  提起这个阿贵,很多人都说他有精神病。他究竟精神有没有问题,其实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他的言行究竟有没有道理,他究竟有没有权力知道学校用公款吃喝了多少钱,他究竟有没有权力监督政府部门的日常行为。如果是在一个民主成熟的社会,阿贵当然是有权力知道而且能知道的。但现实生活中,阿贵总是被取笑,即使他的道理正确——有时候连同正确的道理也被一同取笑,成了他是一个精神病人的证据。

  尽管时代存在着巨大的差别,尽管存在日月与萤火之别,但是龙应台与阿贵的精神之光,本质上是同源的。然而,一个成了享誉海内外的名作家,一个却成了落人笑柄的精神病人。其实,真正的差别不在于他们,而在于我们——自以为精神正常的围观者。

  毫无疑问,今天我们仍需在乎龙应台,我们需要更多在乎龙应台的人。只有这样,一个不需要在乎龙应台的时代才能到来。

  野火集的读后感7

  利用寒假的时间,我读完了龙应台所写的一本颇有哲理与极为大胆的书——《野火集》。这本书由一篇篇小文章构成,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问题。在这本书里,我了解到了很多与我平日自然思维所不同的东西。它写了现代的中国,现代的台湾。把一切的污秽、不公、丑陋都通过文字暴露出来。其中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有以下几篇。

  《中国人,你为什么不生气》与《生气,没有用吗》。曾经的中国,被外国称为“生命力最强的国家”。你知道为什么吗?你又可曾知道这称号的由来?这,并不是所谓的称赞,而是赤裸裸的讽刺。近几年,中国的食品问题成为人们心中的恐慌。我曾听到过这么一个故事。一个国家因为食品问题,近百人因此中毒而被送进了医院。有一个人就说:“看来生命力最强的还是中国。”另一个人就问:“为什么呢?”那个人就回答:“因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最多,却不见伤了那么多人。”是啊,因为我们国家有一系列的食品问题,苏丹红都不足以使我们丧失生命,所以这个称号由此而来。你们都应该懂得,这个称号后面的嘲讽与其深藏的问题。

  面对这些问题,我们中国人不懂得生气。为什么不生气呢,因为生气没有用。这就是这两篇文章的中心。在这个法治社会,不应该是法律所打造的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吗?那为什么又会有如此多的问题频频而来。这篇文章也让我想到了“小悦悦”事件,十几个路人置一个被货车多次碾过的小孩不理,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,没有一个人拿出手机为她拨打求救电话。每每想起那场景,心中的愤怒油然而起。冷漠,这怎是一个人之所为。再来,让我想到了因好心扶起一个婆婆而被判刑,因善良扶起一个老太婆却被逼自杀。荒谬!愤怒!中国人,你们为什么不生气呢?

  因为不敢生气,因为生气没有用。中国人讲忍耐,中国人怕事,自私。没有一个人想要惹祸上身,没有一个人胆敢大声叫骂那些占据了你家的摊贩,侵犯了你权利的商家,因为怕报复,因为怕惹祸上门。一切都因为怕事啊!再者,生气为什么没有用?因为那些不守法者根本劝服不了,部门也根本办不了事,简直是形同虚构。实在有太多因素限制我们,导致我们所能“生气”的人都失败,最终无果。龙应台在书中阐明,最主要的原因是“生气”的人太少。如果那些摊贩被每一个路过的人而责骂,或许他就会撤离,还回你的家。如果那些部门天天都收到投诉电话,他或许就不能熟视无睹,就会办事。是啊,中国人不敢生气,很少人懂得生气。微薄的力量不能打破这蛮横的结界,只有我们都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力,集结起那份强壮的力量,才能真正地打垮这个问题,她们都不敢呐喊,不敢叫骂,只能忍。可是,这个“忍”,是我们应该倡导的美德吗?相信答案都在你们的心里。

  我曾在《天天向上》看到过一个关于周鸿祎的采访。看完这个节目,我不得不承认周鸿祎确实是一个敢说敢言的成功的商人。他不怕四海树敌,勇于去颠倒企业巨头。敢于去打击那些不法网站,保障我们的电脑、手机安全。不畏惧如雨降临般的唾骂与非议,坚守自己的信念,为我们打造了一个便利的网页。他说,如果有人能像我一样去颠倒那些企业巨头,甚至来挑战我,那么中国就会多几个成功人士,打造出更好的网页贡献给大家。那么同样的,如果我们国家能多几个像周鸿祎这种敢说敢言的人,或许问题就不再那么多了。

  《幼稚园大学》。大学,我所向往的阶段。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,心里向往大学。因为大学代表这自由,轻松。不再有繁多的作业,不再有石头般的压力,也不再有父母整日的啰嗦。因为我们都长大了。但文中所描述的大学,是我从未看见过和了解过的--幼稚园大学。起初我极为迷惑,幼稚园和大学怎能相提并论呢?可是当我细读后,才懂得了着所谓的幼稚园大学。文中举了一个事例:一天,一个泪眼汪汪的女学生半路拦截了作者的车子,让作者送她和她一个扭伤脚裸的朋友回台北。作者答应了。一路上,这两个女生哭着抱成一团。其实,这类情况只需一个电话解决。但她们却只懂得哭泣。她们二十岁,正在接受高等的大学教育。而她们独立处事的能力,却还不到五岁。

  看到这里,我倍感诧异。认为这太不可能,太难以接受了。可是事实却又如此。在她们的身上,我们都看不到一丝的独立。一滴滴的眼泪已为她们说明了一切。作者在文中称大学教育为“喂哺式”教育。给予学生“过度保护”,将她们婴儿化。没有了她们本应具有的独立处事能力,自我思考能力。这样的大学生,还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吗?这样下去,我们的大学生还能真正的成人吗?我想,这个问题真的值得我们深思。

  《野火集》给了我很多从所未有的感受与见识。认识了中国人,认识了现在的大学教育。我想这更多的不是批判,而是一种反思与鼓励。目的是让我们去修正与改进,摒弃这种教育,敢于去指责与指正。这,才是我们所要的国家和社会!

  野火集的读后感8

  这次海淀一模作文的其中一题上书:“轻中有重,朴中见华,又何止宣纸呢?”看到这句话的瞬间我想到了龙应台的《野火集》,本想把它写进一模作文,但想想还是算了。原因无他,只是我太想就这些文章,说说他们本身带给我的感受和思考。

  《野火集》开篇便甩出了震撼的题目:《中国人,你为什么不生气?》摊贩把整洁的环境弄得一团糟,为什么不生气?河边的住家污染明镜一般的河湖,为什么不生气?计程车屡屡违反交通规则,为什么不生气?黑心的商家做出的商品害了那么多人,我们为什么不生气?

  “不敢啊!”“反正中国人讲忍耐!”龙应台这么写道。

  看到这里的人们估计大多都心里一震,不为别的,只是这句话说的太真实了。“忍”之一字,着实是中华民族老祖宗留下来的,植根于我们血液深处的可爱又可恨的传统。因为“忍”,中国人和和气气;因为“忍”,中国人视而不见,装作看不见应当为之怒吼的东西,浑浑噩噩地活着。

  忍得太久,我们对许多许多事情都已熟视无睹。没错,正是“熟”视无睹。看完这篇文章,最让我惊惧的是我对可以激起人类共怒之事竟早已渐渐麻木。

  太湖的污染是出了名的。湖面平坦开阔,一望无际。是油绿油绿,滑腻粘稠的“一汪碧水”,游轮划过时漾开迟缓厚重的油波。人在船上,一抬头,就能看到不远处工厂高大的烟囱往外冒着浓浓的黑烟。这场景我看过,“真是可惜”,我这么淡淡地想着转过了头。

  最近的一个新闻也备受关注。一名中国老人爬长城时被飞奔而下的外国游客装死,过了几天,这名游客就施施然地回了国,家属再也找不到人为家人的死亡负责。当时我小小地感叹了一下,继续往下翻阅,心想中国人就是怕洋人!

  不该生气吗?君不见太湖曾是浮着碎钻的明镜,是水天一色的桃花之源;君不见横遭灾祸之家痛哭流涕,四处申诉却无一人作主!

  为什么不生气,这是我们自己的家园!为什不生气,那是我们自己的同胞!中国不是垃圾场!中国人不是外国人的奴隶!

  看着环境如此恶劣的家园,我们怎么好意思说我们的国家已经腾飞?一个连自己国民都保护不了不去保护的国家,让我们怎么挺胸抬头地说,中华民族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?

  这都能忍,那到底怎样才能让我们愤怒呢?龙应台说:“难道一定要等你自己的手臂也温柔地捧着一个无脑婴儿,你再无言地对天哭泣?”难道一定要等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无法呼吸,在他人的国土上抬不起头,我们再去后悔今日我们自己的无动于衷!

  不!我们受够了!我们很生气!

  我们一定要很大声地说。

 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龙应台的《野火集》能写进一模作文,“轻中有重,朴中见华”,这句话太完美了。龙应台的散文拿起来只是轻飘飘的二三张纸,细读也数不出几个华丽的词句,但它能唤醒现代亿万中国人沉寂的良知和愤怒,它承载着被我们无数人所遗忘的担忧和希冀。

  重于千斤。

  所以就算她在下一篇《生气,没有用吗?》中叙述了“生气”的艰难,我也不想未来的自己对今日自己的无动于衷而感到痛恨。我希望在未来,遥远或临近的未来,无论是什么样子,我都可以胸抬头的说,我做出过努力,我无怨无悔。

 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这么说。

  那时等待我们的,会是一个更美好的明天。

  野火集的读后感9

  现在的我原本是不愿意去读这种负能量书籍的,只因在微博中读到一句很认真的话,才有兴趣翻开它。看书的时候,总是有种说得很对,但哪里又不对,貌似很愤慨,但哪里又别扭的感觉,好几次让我差点中断阅读。看完有种混乱、无助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。

  我曾几度因为别人负能量的传递差点奔溃,显然这样的玻璃心是无法消化这种负能量的,心中无阳光,如何面对黑暗,更如何推开黑暗,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。自责自己的软弱、无能,告诉自己以后要有勇气、要正义。可真正到现实中时,仍不能事事如自己所想、所愿。

  而我意识到以后以我之力,唯一可以做好的就是完善自己,让自己充满阳光,让自己的阳光足以影响到身边的人和事。这便是我拥有的微不足道的力量。我仍没有勇气,通过吵、闹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事情,我只能表述自己的观点,阐述自己的想法,却没有能力要求别人必须赞同以及认同我的想法,毕竟人人并不是我。此刻,我似乎理解到了《野火集》描述的真正重点,并不是让我们用生气、吵、闹去解决事情,而是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问题,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好与坏,用事实去表达对与错,不论结果怎样,但要表明观点,不说的话别人永远都不知道。

  我看到了作者的无助、无奈、无力,看到了作者心中的希望,想了想长久以来没有去做点什么的自己,理解到作者的存在这种愤慨也是应该的。是的,作者说的有一点我很有感应,很多时候,我们都没有站出来去说些什么,不管对方是不是愿意接受愿意改变。

  野火集的读后感10

  翻看龙应台的《野火集》,有这样一篇文章吸引了我,题目是《不会"闹事"的一代--给大学生》。第一次阅读龙应台的文章,与女性的形象不同的是,文字有力地抨击着一个又一个社会问题。

  文章开篇引用了一个犹太人母亲的故事,龙应台向我们展示了故事的另一面--想要"闹事",就先得关心这个世界。然而令人失望的是,当代的大学生中有很多人只埋头于功课,活在校园的围墙里,不着眼于广大的世界。作者还提到了一个女大学生被人问到社会问题时娇滴滴地说"好可怕哟!"吐吐舌头。我对于这个细节印象十分深刻,这样的无知也能视为可爱?先不说这样的大学生是否合格,倘若这种肤浅的审美在大学生中流行,就能使一大批人向所谓"可爱"的方向发展。这样不会关心世界的一代绝不会"闹事"。

  现象的背后总有其本质,龙应台对于这样的现象也做出阐述。大学生们所处的环境不鼓励甚至于试图阻碍他们对书本以外的兴趣,来自于父母的教导、书本的知识、社会的压制,当代的大学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不关心世界,而是像作者说的"他发觉这个社会根本不希望他有道德勇气或义感"。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一代更不会"闹事"。

  读完这篇文章,我也深有同感。作为一名高中生,我经常关注一些国际新闻和重大事件。但我身边的人有很多对于世界极不关心的。一味炫富和追求所谓时尚的现象比比皆是,也许衣着时尚的人不会落伍,但是真正做到内涵丰富,关心世界,有道德有勇气的人永远都走在时尚的前沿,这样的`人才是最可爱的。我们现在的身份虽然是学生,完成学业是我们的头等大事,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着眼世界并呐喊出自己的声音;书本上给出的答案也并不妨碍我们追寻证明答案的过程。

  文中还列举了大量的大事小事,可见作者本身对于世界的关注。龙应台用犀利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,用属于自己的文风谈论着自己的主张,以一个公民的角度审视着社会的方方面面。这样的作家是可敬的,因为她的作品是社会的,是实际的,是真正贴近我们生活的,同时又让我们有所反思。她以笔为剑,道出生活百态,扬起正义与道德。

  野火集的读后感11

  台湾作家龙应台的《野火集》是一部很好的作品。《野火集》于1985年出版上市,其中收录了27篇龙应台在84、85年发布的短片文章及19篇同人的评论文章。文章主要内容是批评国民党政府各种不足之处,及鼓励同胞要争取自己的民主、自由等权利。

  《野火集》同柏杨的《丑陋的中国人》有许多相似之处。其出版年份相同,写作目的相近,具体内容互有参照。总之两本书虽都出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,但还都适合今天的中国读者,特别是大陆读者阅读。

  《野火集》总的基调是客观冷静的,叙述方法是说现象、究原因、提建议,没有过多的吸引眼球但却无济于事的嘲讽与轻慢。可以让人感觉到作者情真意切,是真的想为家乡、为学生、为小民改善自然环境,提高生活水平,推进民主自由。

  文章发布已有将近30年了,30年前的台湾与今日的大陆有许多惊人的相似。集权政治、道德沦丧、环境污染、弄虚作假,等等。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在现在的台湾已经有了较好的转变,而在大陆却依然严峻。这让我感觉大陆与台湾是不是有着30年的差距,或者说30年后,我们的各方面情况可以达到今天台湾的水准。

  我爸妈去过台湾,据他们说那里真的是很好,秩序井然的街道,干净卫生的食品,优美的风景,较高素质的居民。细想起来,包含上述要素的城市在大陆恐怕真的没有几个。真的希望祖国大陆可以有台湾那样物质和精神文明。

  最后说一下,龙应台是一位女性。经常在畅销书排行榜上看到她的畅销书《目送》,一直以为这个名字的背后会是一位像朱自清、余秋雨一样的温文尔雅的男性。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,龙应台不但是一位女性,而且是一位关心民主建设、百姓疾苦、民族未来的有思想、有抱负的女战士。她的言论在当时的政治高压下,是受到了许多保守人士的攻击的。她也是顶住了政府的压力,发表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,进而点燃了台湾自由民主的野火。一个弱女子,能有这样的气魄与情怀,真真让人赞叹敬佩。

  同时推荐两本书:《丑陋的中国人》为认识中国人的必读书籍。《野火集》是认识中国社会的首选科目。

  野火集的读后感12

  选择看《野火集》是因为龙应台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我的十分相像。看完全书时,龙先生的笔尖已经将我的思想提高到了另一个高度。

  下面,我就以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身份来谈一谈我的理解与观点。

  在《中国人,你为什么不生气》以及《生气,没有用吗?》这两篇文章中,龙应台先生谈到了对于七十年代台湾的“脏乱差”现象,当时的国人根本不予理睬,从众性使得他们漠视了这个满身污垢,却被他们称之“家”的台湾。所以,当龙先生“生气”时,却受到了以白眼和辱骂作为“先锋”的“回报”。对于这一点,我是感同身受的。曾经在一个飘雪的冬天,我看着红灯前自由穿梭的行人,大声喊出:“是红灯,你们为什么要穿路?”时,身后的一名中年男子用脏话骂了我,从我身边挤着(来往行人很多)走去了对马路;一位走到马路中间的老伯很诧异地回过头来看我,像是见到了一个不明外星生物体……那一刻,我的眼眶红了,我不敢相信这就是坚持交通法规的人的下场:众目睽睽之下,像一个小丑。但是龙先生说“讲道德勇气,不是可耻的事;说社会良知,也并不肤浅。”而且“在一个法制上轨道的社会里,人是有权利生气的。”

  中国有句俗话“忍字头上一把刀”,可见国人讲隐忍,是出了名的。只要别人不危害自已的利益;只要自已不做害人利己的事情,就可以了。太多国人“根深蒂固”地相信这个“理念”。所以,鸟儿找不到茂盛的树林了;老人倒地也没有人帮忙送医了;世博护照被偷找不到小偷了……这些都是身边确实发生的。太多只顾自己利益的人一边埋怨“人心不古”一边理所当然地继续自已的无动于衷。但是龙应台先生告诉我们“要维持一点基本的人的尊严,就不得不仰靠一个合理的社会秩序。这不仅要求我们自己不去做害人利己的事,还要制止别人做害人利己的事。”而且我们“不应该迷信逆来顺受”。

  同时龙应台先生以智者的睿智揭示直指国人的道德劣根性“我们不敢正视自已的缺点,反而一味地掩藏——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。”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太多国人都避讳的问题,却又是至关重要的症结所在。

  拿上海世博会来说,我本身就是世博小志愿者,所以有关世博的新闻会特别关注。当电视上播出了哪个广场举行盛会时,镜头远处,说不定你就能看见几个孩子爬到建筑上打闹;一群人拥上公交车,把几个外国人挤在门外;一个女士偷偷地快速掀起隔离带钻进了队伍里……这些盛会中的败笔,都被掩盖了。所以当看到《野火集》里针砭的社会弊端时,我的感受好像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点点滴滴,中国人重形式、做表面的习性到处可见。但是龙先生告诉我们“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,所以做研究比较重要;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,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;也不要以为你是一个学生,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。”因此“我们不做大人物,总可以做个有一点用的小人物吧?一个渺小的个人,如你,如我,还是可以发光发热。”

  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,我希望《野火集》可以燎遍整个中国大地,带去龙先生以及所有爱国之人的心声,关注我们的家、我们的中国、我们的上海,从小我出发改变这些不美好的现状。就像文中龙应台先生所呼吁“过程会很困难,没错;有些人会被牺牲,没错。但是在你没有亲身试过以前,你不能说不可能!在你没有努力奋斗过以前,你也不能谈无力感。”

  因此当我读完《野火集》后,并没有对名人的膜拜,有的只是对一个文化理念与公民意识先驱者的崇敬,感谢她用笔喊出了很多人不敢、不屑、不愿说出的话,感谢她这样一个平凡却勇敢的中国人。我想正因为有了这样前辈的指引,所以我才会变得更坚强与勇敢。

版权声明

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,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文章仅供学习观摩,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@rediffmail.com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本文地址:http://www.15033.cn/zwtc/duhougan/2021-01-30 081818/440189.html

中学网 - 让教育更简单

http://www.15033.cn/

蜀ICP备19007375号

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